蓝布正

蓝布正的相关实物图片信息
药材名称
蓝布正
拼音拼读
lán bù zhèng
药材别名
水杨梅、路边黄、香鸡归、南布正、凤凰窝、老蛇骚
英文名称
aleppo avens
功效分类
补阴药
药用部分
来源于蔷薇科植物路边青Geum aleppicumJacq.或柔毛路边青Geum japnicum Thunb. var. chinense Bolle的干燥全草。
动植物形态
路边青:多年生草本,高40~90厘米,全体被长刚毛。主根短缩,有多数须根,棕色。茎直立,圆柱形。基生叶丛生,有长柄,羽状全裂或近羽状复叶,顶裂片最大,菱状卵形至宽卵圆形,长5~10厘米,宽3~10厘米,3裂或具缺刻,先端急尖,基部楔形或近心形,边缘有大锯齿,两面疏生长刚毛,侧生裂片小,1~2对,卵形或倒卵形,边缘均有不规则粗齿,茎生叶互生,卵形3浅裂或羽状分裂,基部有卵形或倒卵形托叶1对。花单生茎顶,花萼5裂,裂片先端尖,副萼片披针形,花冠黄色,直径10~15毫米,花瓣5,宽卵形至近圆形,先端圆,雄蕊及心皮均为多数。聚合瘦果近球形,宿存花柱先端有长钩刺。花期夏季。柔毛路边青:多年生草本。茎直立,高达60厘米,被黄色短柔毛及粗硬毛。基生叶为大头羽状复叶,有1~2对小叶,侧生小叶呈附片状,顶生小叶卵形或宽卵形,长3~8厘米,先端钝圆,基部宽心形或宽楔形,浅裂或不裂,有粗齿,两面绿色,疏被糙伏毛,上部茎生叶为单叶。花序疏散。花径1.5~1.8厘米,花梗密生粗硬毛及短柔毛,萼片三角状卵形,花瓣黄色,近圆形,花柱顶生,在上部1/4处扭曲,后自扭曲片脱落。聚合果圆卵形或椭球形,瘦果被长硬毛,果托被长硬毛,毛长2~3毫米。花果期5~10月。
产地分布
路边青:生于林缘、水边及山坡草丛中。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中南及西南各地区。柔毛路边青:生于海拔200~2300米山坡草地、田边、河边、灌丛或疏林下。主产于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西藏、四川、陕西、甘肃及新疆。
采收加工
春季花开时采收,除去泥沙,晒干。
药材性状
长20~100厘米。主根短,有多数细根,褐棕色。茎圆柱形,被毛或近无毛。基生叶有长柄,羽状全裂或近羽状复叶,顶裂片较大,卵形或宽卵形,边缘有大锯齿,两面被毛或几无毛;侧生裂片小,边缘有不规则的粗齿;茎生叶互生,卵形,3浅裂或羽状分裂。花顶生,常脱落。聚合瘦果近球形。气微,味辛、微苦。
性味归经
性凉,味甘、微苦。归肝经、脾经、肺经。
功效作用
益气健脾,补血养阴,润肺化痰。属补虚药下分类的补阴药。
临床应用
用量9~30克。治疗气血不足,虚痨咳嗽,脾虚带下。
药理研究
研究显示,蓝布正具有抗凝血、抗高血压、抗炎、抗肿瘤和治疗缺血性疾病等多种药理作用。
化学成分
叶和茎中含胡萝卜素、鞣质(20%以上)。根中含芳香苦味质、挥发油(0.4%),油中主要成分为丁香油酚。根中含水杨梅甙0.15%,与稀酸共热,则分解为丁香油酚,葡萄糖及L-阿拉伯糖。花序内含黄酮类1.94%,种子内含脂肪油23.05%,系干性油。
使用禁忌
尚不明确,谨慎用药。
配伍药方
①治疗体虚头晕:蓝布正15克,仙桃草10克与猪脚1只同炖内服。(《苗族医药学》)
②治虚劳、虚弱:蓝布正、牛蒡子根各15克,竹根七9克,砂仁6克,虚弱炖肉吃,劳伤泡酒喝。(《草药彩色图集》)
③治疔疮:蓝布正鲜品适量,捣烂外敷。(《贵州草药》)
相关中药材推荐

鸡矢藤 jī shǐ téng
祛风活血、止痛解毒、消食导滞、除湿消肿。属祛风湿药下属分类的祛风湿强筋骨药。

天竺黄 tiān zhú huáng
清热豁痰、凉心定惊。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属分类的清化热痰药。

朱砂根 zhū shā gēn
解毒消肿、活血止痛、祛风除湿。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龙葵 lóng kuí
清热解毒、利水消肿、凉血止血。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藿香 huò xiāng
快气、和中、辟秽、祛湿。属理气药。

苦玄参 kǔ xuán cān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何首乌 hé shǒu wū
解毒、消痈、润肠通便。属泻下药下分类的润下药。

西番莲 xī fān lián
祛风,除湿,活血,止痛。属活血化瘀药下属分类的活血止痛药。

银耳 yín ěr
润肺生津、滋阴养胃。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阴药。

苦瓜 kǔ guā
祛暑涤热,明目,解毒。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泻火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