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肝菜

狗肝菜的相关实物图片信息
药材名称
狗肝菜
拼音拼读
gǒu gān cài
药材别名
青蛇仔、金龙棒、野辣椒
英文名称
Dicliptera chinensis
功效分类
清热解毒药
药用部分
爵床科植物狗肝菜Dicliptera chinensis (L.) Nees.的全草。
动植物形态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茎基部外倾,具6钝棱和同数的浅纵沟,常膝曲状弯拐,近无毛或于明显肿胀的节部被疏柔毛。叶对生,有柄;叶片薄纸质,卵形或阔卵形,顶端渐尖或短渐尖,基部阔楔形,全缘,两面无毛或下面中脉上被疏柔毛。秋、冬季开花;花序腋生和顶生,由3~4个头状聚伞花序组成,聚伞花序有花几朵,但通常仅l朵发育,总苞状苞片2枚,阔倒卵形或近圆形,一大一小,顶端具凸尖,有脉纹,被柔毛;萼深5裂,裂片钻形;花冠粉红色或淡紫色,被柔毛,檐部二唇形;雄蕊2枚,生于喉部,花药2室,卵形,一上一下,均无距。蒴果卵形,开裂时胎座连同珠柄钩自蒴底弹起,将种子弹出。种子坚硬,扁圆形,褐色。
产地分布
常生于疏林下、溪边、路旁。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地。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药材性状
根须状,淡黄色,茎多分枝,折曲状,具6条钝棱,节膨大呈膝状。叶对生,暗绿色或灰绿色,卵形或阔卵形,多皱缩或破碎。有的带花,为腋生的聚伞花序,叶状苞片一大一小,倒卵状椭圆形,花二唇形。蒴果卵形,多已开裂,种子细小,具小疣点。气微,味淡、微甘。
性味归经
味甘、微苦,性凉。归心经、肝经、肺经。
功效作用
清热凉血、利尿解毒。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临床应用
用量50~100克,煎服。外用:捣敷或熬膏贴。用治感冒发热、肺热咳嗽、咽喉肿痛、风热目赤及小儿高热惊风;血热所致的斑疹及吐血、衄血、尿血等出血症;湿热痢疾、小便不利、妇女白带;外敷痈疖肿毒、带状疱疹、毒蛇咬伤。现亦用治流行性乙型脑炎及肝炎等疾病。
药理研究
清热解毒:狗肝菜具有较强的清热解毒作用,可用于治疗热毒病症,如口腔溃疡、喉炎等。
利尿通便:狗肝菜能促进尿液的排出,具有利尿通便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水肿、尿少、便秘等症状。
润肺止咳:狗肝菜具有润肺止咳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咳嗽、咳痰等症状。
抗菌消炎:狗肝菜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能够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有助于治疗感染性疾病。
抗氧化:狗肝菜富含多种抗氧化物质,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对机体的损伤。
化学成分
含有机酸、氨基酸、糖类。
使用禁忌
脾胃虚寒者慎服。
配伍药方
狗肝菜+藿香:具有清热解毒、止咳平喘的作用,适用于感冒引起的咳嗽、咳痰等症状。
狗肝菜+连翘: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适用于痈疮肿毒、疮疖等症状。
狗肝菜+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通便的作用,适用于湿热引起的水肿、尿少等症状。
狗肝菜+黄芩: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的作用,适用于湿热引起的口腔溃疡、咽喉肿痛等症状。
相关中药材推荐

大戟 dà jǐ
泻水饮、利二便。属泻下药下分类的峻下逐水药。

白石英 bái shí yīng
温肺肾,安心神,利小便。属安神药下属分类的重镇安神药。

芦根 lú gēn
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泻火药。

竹茹 zhú rú
清热化痰、除烦止呕。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属分类的清化热痰药。

飞天蠄蟧 fēi tiān qín láo
清热止咳、祛风除湿。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燥湿药。

白芥子 bái jiè zǐ
利气燥痰,散结消肿。属利水渗湿药下属分类的利水消肿药。

紫花前胡 zǐ huā qián hú
降气化痰,散风清热。属解表药下属分类的辛凉解表药。

土贝母 tǔ bèi mǔ
散结、消肿、解毒。属拔毒生肌药。

薏苡仁 yì yǐ rén
健脾利湿、除痹止泻、清热排脓。属利水渗湿药下属分类的利尿通淋药。

八角枫 bā jiǎo fēng
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散瘀止痛。属活血化瘀药下属中的活血止痛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