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仁

桃仁的相关实物图片信息
药材名称
桃仁
拼音拼读
táo rén
药材别名
毛桃仁、扁桃仁、大桃仁
英文名称
peach kernel
功效分类
活血调经药
药用部分
蔷薇科植物桃Prunus persica (L.) Batsch的成熟种子。
动植物形态
落叶小乔木,高3~8米。叶互生,在短枝上呈簇生状,具线状托叶1对;叶片椭圆状披针形至阔披针形,长8~15厘米,宽2~3.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边缘有锯齿。花单生,先叶开放;萼片5,外面被毛;花瓣5,淡红色,稀白色;雄蕊多数,短于花瓣;心皮1,稀2,有毛。核果肉质,多汁,心状卵形至椭圆形,一侧有纵沟,表面具短柔毛;果核坚硬,木质,扁卵圆形,顶端渐尖,表面具不规则的深槽及窝孔。种子1粒。花期3~4月,果期5~9月。
产地分布
生于较温湿的肥沃土壤中,多栽培于平地或丘陵地带。主产于四川、陕西、河北等地。
采收加工
果实成熟后收集果核,除去果肉及核壳,取出种子晒干。
药材性状
扁长卵形,长1.2~1.8厘米,宽0.8~1.2厘米,厚0.2~0.4厘米。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密布颗粒状突起。一端尖,中部膨大,另一端钝圆而偏斜,边缘较薄。尖端一侧有短线形种脐。圆端有颜色略深、不甚明显的合点,自合点处散出多数纵向维管束。种皮薄,子叶2,类白色,富油质。气微,味微苦。
性味归经
性平,味苦、甘。归心经、肝经、大肠经。
功效作用
活血祛痰、润肠通便。属活血化瘀药下属分类的活血调经药。
临床应用
用量4.5~9克,水煎服或入丸散。外用捣敷。用治经闭、痛经、痞块、跌扑损伤、肠燥便秘。
药理研究
毒性试验发现本品无毒性。具有抗凝血、抗直栓、改善血流、抗炎、镇痛和抗过敏等作用。并能止咳、平喘,对肺结核有一定疗效。还有驱虫作用
化学成分
含苦杏仁苷、野樱桃苷、2,4-次甲基珂阿尔廷醇、多花蔷薇苷、尿囊素、维生素B1、苦杏仁酶、脂肪油、脂肪酸、蛋白质等。另含24-亚甲基环木菠萝烷醇、柠檬甾二烯醇、7-去氢燕麦固醇等成分。
使用禁忌
孕妇慎用。
配伍药方
①治妇人、室女血闭不通,五心烦热:红花、当归(洗焙)、杜牛膝、桃仁(焙)各等分,为细末。每服9克,温酒调下,空心,食前。(《杨氏家藏方》桃仁散)
②治产后恶露不净,脉弦滞涩者:桃仁9克,当归9克,赤芍、桂心各4.5克,砂糖9克(炒炭)。水煎,去渣温服。(《医略六书》桃仁煎)
③治食郁久,胃脘有瘀血作痛:生桃仁连皮细嚼、以生韭菜捣自然汁一盏送下。(《万病回春》)
④治老人虚秘:桃仁、柏子仁、火麻仁、松子仁等分。同研,熔白蜡和丸如梧桐子大。以少黄丹汤下。(《汤液本草》)
相关中药材推荐

瓦松 wǎ sōng
凉血止血,解毒,敛疮。属清热药分类下的清热解毒药。

马兜铃 mǎ dōu líng
清肺降气、止咳平喘、清肠消痔。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属分类的止咳平喘药。

刺猬皮 cì wèi pí
降气、止痛、止血、涩精。属理气药。

紫石英 zǐ shí yīng
镇静安神、温肺、暖官。属安神药下属分类的重镇安神药。

青羊参 qīng yáng cān
祛风湿,强筋骨,健脾胃。属祛风湿药下属分类的祛风湿强筋骨药。

山楂叶 shān zhā yè
活血化瘀,理气通脉,化浊降脂。属活血化瘀药下属分类的活血止痛药。

了哥王 le gē wáng
清热解毒,散结逐瘀,利水杀虫。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海桐皮 hǎi tóng pí
祛风湿、通经络、止痛。属祛风湿药下分类的祛风湿强筋骨药。

暴马丁香 bào mǎ dīng xiāng
清肺祛痰、止咳、平喘、利水。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分类的清化热痰药。

佛甲草 fó jiǎ cǎo
清热解毒。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毒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