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橼

香橼的相关实物图片信息
药材名称
香橼
拼音拼读
xiāng yuán
药材别名
枸橼、钩缘干、佛手柑、香泡树、香橼柑
英文名称
citron
功效分类
理气药
药用部分
芸香科植物香圆Citrus wilsonii Tanaka.或枸橼Citrus medic L.的成熟果实。
动植物形态
常绿乔木。高4~10米,树枝有棱及短刺。叶互生,单生复叶,革质,叶片长椭圆形,两面有半透明油点;叶柄有阔翼呈倒心形。花单生或簇生,也有呈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花萼矮杯状,5裂,裂片三角形;花瓣5,白色,长圆状倒卵形;雄蕊25~36枚,着生于花盘四周,花丝连合;雌蕊l枚,子房上位,扁圆形,花柱圆柱形,柱头头状。柑果圆形,短径5~7厘米,顶端留有花柱基痕,呈乳头状突起,果皮粗糙或平滑,成熟时橙黄色。种子多数。花期4~5月,果期10~11月。
产地分布
分布于江苏、安徽、四川等地。
采收加工
成熟时采摘,整个或对剖两半后,晒干或烘干。
药材性状
类球形、半球形或圆片,直径4~7厘米。表面黑绿色或黄棕色,密被凹陷的小油点及网状隆起的粗皱纹,顶端有花柱残痕及隆起的环圈,基部有果梗残基。质坚硬。剖面或横切薄片,边缘油点明显;中果皮厚约0.5厘米;瓤囊9~11室,棕色或淡红棕色,间或有黄白色种子。气香,味酸而苦。
性味归经
性温,味辛、苦、酸。归肝经、脾经、肺经。
功效作用
舒肝理气、宽中、化痰。属理气药。
临床应用
用量3~9克,内服煎汤。用治肝胃气滞、胸肋胀痛、脘腹痞满、呕吐噫气、痰多咳嗽。
药理研究
所含挥发油对胃肠道有温和刺激作用,能促进肠胃里蠕动和消化液分泌,排除肠内积气,另有祛痰、抗炎、抗病毒作用,所含橙皮苷有预防冻伤和抑制大鼠晶状体的醛还原酶作用。
化学成分
含挥发油,主要成分为香叶醛、柠檬烯等。另含橙皮苷、枸橼酸、牻牛儿醛、丁香烯、金合欢醛等成分。
使用禁忌
阴虚血燥及孕妇气虚者慎服。
配伍药方
①治气逆不进饮食或呕哕:陈极香橼两个,真川贝(去心)90克,当归(炒黑)45克,白通草(烘燥)30克,陈西瓜皮30克,甜桔梗9克。并研细末,用白檀香劈碎煎浓汁泛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9克,开水送下。(《梅氏验方新编》香橼丸)
②治臌胀:陈香橼(连瓤)一枚,大核桃肉(连皮)二枚,缩砂仁(去膜)6克。各煅存性为散,砂糖拌调。空心顿服。(《本经逢原》)
③治三日疟:陈香橼一枚,去顶皮,入研细明雄黄,同内火中煅之,取出研极细。每服2.1克,干咽下,不用水。(《华佗神医秘传》)
④治头风:香橼不拘新旧(切开)一枚。鸭蛋(煮熟,切两半)一枚,塞入香橼内。每边包在太阳穴上,得热即愈。(《串雅外编》)
相关中药材推荐

大戟 dà jǐ
泻水饮、利二便。属泻下药下分类的峻下逐水药。

白石英 bái shí yīng
温肺肾,安心神,利小便。属安神药下属分类的重镇安神药。

芦根 lú gēn
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泻火药。

竹茹 zhú rú
清热化痰、除烦止呕。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属分类的清化热痰药。

飞天蠄蟧 fēi tiān qín láo
清热止咳、祛风除湿。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燥湿药。

白芥子 bái jiè zǐ
利气燥痰,散结消肿。属利水渗湿药下属分类的利水消肿药。

紫花前胡 zǐ huā qián hú
降气化痰,散风清热。属解表药下属分类的辛凉解表药。

土贝母 tǔ bèi mǔ
散结、消肿、解毒。属拔毒生肌药。

薏苡仁 yì yǐ rén
健脾利湿、除痹止泻、清热排脓。属利水渗湿药下属分类的利尿通淋药。

八角枫 bā jiǎo fēng
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散瘀止痛。属活血化瘀药下属中的活血止痛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