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大戟

红大戟的相关实物图片信息
药材名称
红大戟
拼音拼读
hóng dà jǐ
药材别名
红芽大戟、红萝卜、京大戟
英文名称
Red euphorbia
功效分类
峻下逐水药
药用部分
茜草科植物红大戟Knoxia valerian.oides Thorel et Pitard的根。
动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块根纺锤形,1~3个。茎稍呈蔓状,具槽。叶对生;叶片长椭圆形或线状披针形,叶脉被疏柔毛;托叶2~4裂,裂片钻形。顶生聚伞花序,花小,多为淡紫红色或有时白色;花萼4齿裂;花冠筒状漏斗形,先端4裂;雄蕊4。果实小,卵形或椭圆形,有4~8棱。花期8~9月,果期10~11月。
产地分布
生于低山坡草丛中的半阴半阳处。主产于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四川等地。
采收加工
秋末茎苗枯萎后或春季发芽前采挖,除去残茎及根须,晒干;或洗净后用开水略烫,更易晒干。本品鲜时易霉变,要及时干燥。
药材性状
长圆锥形或圆锥形,多不分枝,稍弯曲,长3~ 12厘米,直径0.6~1.2厘米。表面棕红色或灰棕色,有扭曲的纵皱纹;顶端可见茎痕。质坚实而易折断,断面皮部红褐色,木部棕黄色。气微,味辛。
性味归经
性寒,味苦。归肺经、脾经、肾经。
功效作用
泻水逐饮、解毒、消肿散结。属泻下药下属分类的峻下逐水药。
临床应用
用量1.5~3克;入丸散服,每次1克。外用适量。用治水肿、胸胁停饮、痈肿疮毒、瘰疬痰核等。内服宜醋制以减轻毒性。
药理研究
1.抑菌作用:红大戟50%乙醇提取物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
2.利尿作用:生红大戟水煎浓缩液小鼠灌胃80g/kg,2-3小时后,尿量明显增加。
化学成分
含蒽醌成分。根中蒽醌类化合物的含量据分析,总蒽醌为0.22%,其中结合型为0.1%,游离型为0.12%。本品乙醚和热水提物能刺激肠管而导泻;能兴奋妊娠离体子宫;扩张毛细血管,对抗肾上腺素有升压作用;动物实验证明,配甘草会使毒性增强。
使用禁忌
有小毒,虚弱者及孕妇忌用。不宜与甘草同用。
配伍药方
1、水肿胀满、胸腹积水,可单用煎服;亦配芫花、甘遂等。
2、痰饮喘急,配白芥子、甘遂等。
3、痈肿疮毒,用鲜根捣烂外敷。
相关中药材推荐

鸡矢藤 jī shǐ téng
祛风活血、止痛解毒、消食导滞、除湿消肿。属祛风湿药下属分类的祛风湿强筋骨药。

天竺黄 tiān zhú huáng
清热豁痰、凉心定惊。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属分类的清化热痰药。

朱砂根 zhū shā gēn
解毒消肿、活血止痛、祛风除湿。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龙葵 lóng kuí
清热解毒、利水消肿、凉血止血。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藿香 huò xiāng
快气、和中、辟秽、祛湿。属理气药。

苦玄参 kǔ xuán cān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何首乌 hé shǒu wū
解毒、消痈、润肠通便。属泻下药下分类的润下药。

西番莲 xī fān lián
祛风,除湿,活血,止痛。属活血化瘀药下属分类的活血止痛药。

银耳 yín ěr
润肺生津、滋阴养胃。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阴药。

苦瓜 kǔ guā
祛暑涤热,明目,解毒。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泻火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