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骨香

鸡骨香的相关实物图片信息
药材名称
鸡骨香
拼音拼读
jī gǔ xiāng
药材别名
黄牛香、过山香、滚地龙、山豆根、驳骨消、鸡脚香、透地龙、木沉香
英文名称
thickleaf croton root
功效分类
理气药
药用部分
大戟科植物鸡骨香Croton crassifolius Geisel.的干燥根。
动植物形态
矮小灌木,高约30厘米。根粗壮,外皮黄褐色,易剥离。枝叶和花序均被星状茸毛。叶互生;叶片卵形或矩圆形,先端尖或钝,基部浑圆而稍带心脏形,全缘或有锯齿,侧脉3~4对,最下面l对由基部射出,与中脉呈3出状;叶柄密被星状茸毛。圆锥花序;花单性,浅绿色,雌雄同株;苞片分裂,裂片线状,顶端有腺体;雄花小,簇生于花序上部,花瓣矩圆形,雄蕊约20枚;雌花通常数朵生于花序基部,萼长约4毫米,花瓣缺,花柱4裂。蒴果外被锈色柔毛。花期4月,果期5~6月。
产地分布
生于山坡、丘陵等于旱地带。分布于广西、广东、福建等地。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挖,挖取根部,除净地上部分及须根,洗净,晒干。
药材性状
细圆柱形,多弯曲不直。商品多斩成2.5~4厘米短段,直径0.3~0.8厘米。表面灰黄色至灰棕色,具厚而浮离状的粗糙栓皮、纵向皱纹及突起的须根痕,栓皮极易脱落成碎片粉末状。质脆易断,断面黄色,不平坦,纤维性。气微芳香,味苦、涩。以根条粗壮、色黄、气香者为佳。
性味归经
性温,味辛、苦。归胃经、大肠经、肝经。
功效作用
理气止痛、祛风除湿、舒筋活络。属理气药。
临床应用
用量6~15克,煎服或浸酒服;外用适量,研末调敷。用治胃痛、胃肠气胀、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药理研究
具有木香等的理气止痛作用,又有防己等的治疗风湿痹痛作用,单用有效,多入复方中用。
化学成分
含氨基酸、有机酸。显皂苷、香豆精、生物碱及黄酮反应。
使用禁忌
有小毒,中毒症状似巴豆,内服不可过量或久服。孕妇慎用。
配伍药方
1.治跌打损伤、胸胁积痛:鸡骨香9-15克,水煎,分2次服,每天1剂。
2.治黄疸:鸡骨香9-15克,水煎,分2次服。
相关中药材推荐

大戟 dà jǐ
泻水饮、利二便。属泻下药下分类的峻下逐水药。

白石英 bái shí yīng
温肺肾,安心神,利小便。属安神药下属分类的重镇安神药。

芦根 lú gēn
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泻火药。

竹茹 zhú rú
清热化痰、除烦止呕。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属分类的清化热痰药。

飞天蠄蟧 fēi tiān qín láo
清热止咳、祛风除湿。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燥湿药。

白芥子 bái jiè zǐ
利气燥痰,散结消肿。属利水渗湿药下属分类的利水消肿药。

紫花前胡 zǐ huā qián hú
降气化痰,散风清热。属解表药下属分类的辛凉解表药。

土贝母 tǔ bèi mǔ
散结、消肿、解毒。属拔毒生肌药。

薏苡仁 yì yǐ rén
健脾利湿、除痹止泻、清热排脓。属利水渗湿药下属分类的利尿通淋药。

八角枫 bā jiǎo fēng
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散瘀止痛。属活血化瘀药下属中的活血止痛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