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地茶

矮地茶的相关实物图片信息
药材名称
矮地茶
拼音拼读
ǎi dì chá
药材别名
紫金牛、叶下红、叶底红、老勿大、平地木、矮脚草
英文名称
Japanese Ardisia Herb
功效分类
止咳平喘药
药用部分
紫金牛科植物紫金牛Ardisia japonica (Hornst.) Bl.的全株。
动植物形态
常绿半灌木。根茎匍匐状。茎单一,枝及花序有褐色柔毛;叶对生,通常3~4叶集生茎梢,呈轮生状,纸质,椭圆形,顶端尖,基部楔形,边缘有尖锯齿,上面绿色,有光泽,下面淡紫色,两面疏生腺点。花着生于茎梢或顶端叶腋,2~6朵集成伞形;萼片、花冠裂片及花药背部均有腺点;萼片卵形、急尖;花瓣长卵形,白色或淡红色;雄蕊5枚;核果球形,熟时红色,有黑色腺点。花期7~8月,果期8~11月。
产地分布
生于林下、谷地、溪边阴湿处;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地。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挖出全株,洗净,晒干。
药材性状
根茎匍匐状。茎圆柱形或稍扁,表面棕红色,有细纵纹和叶痕;质脆,易折断,断面淡红棕色,髓白色。叶互生,常成对或3~7片集生茎顶;叶片略卷曲或破碎,完整叶展开后呈椭圆形,嫩叶表面被腺毛,老叶毛稀少,灰绿色、棕红色或棕褐色,近革质,顶端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细锯齿,网状叶脉明显或微凸,中脉有毛。茎端偶见花梗及暗红色球形果实。气微香,味微涩。
性味归经
性平,味苦、辛。归肺经、肝经。
功效作用
镇咳、祛痰、活血、利尿、解毒。属化痰止咳平喘分类下的止咳平喘药。
临床应用
用量9~12克,煎服;或捣汁。外用:捣敷。用治慢性气管炎、肺结核咳嗽咯血、吐血、脱力劳伤、筋骨酸痛、肝炎、痢疾、急慢性肾炎、高血压、疝气、肿毒。
药理研究
主要具有止咳、祛痰平喘、抗菌与抗病毒作用。另外,还有降低大鼠气管-肺组织耗氧的作用。
化学成分
主含挥发油。去油后的残渣分离得镇咳有效成分矮茶素1号,即岩白菜素。另含紫金牛酚I、紫金牛酚Ⅱ、紫金牛素、岩白菜内酯、槲皮苷等成分。
使用禁忌
少数患者服用本品或有胃脘部不适等消化反应。
配伍药方
①治支气管炎:矮地茶20克,六月雪、肺经草各10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中国民族药志》)
②治慢性支气管炎:矮地茶12克,胡颓子叶、鱼腥草各15克,桔梗6克。水煎3次分服,每日1剂。(《全国中草药汇编》)
③治肺痈:矮地茶30克,鱼腥草30克。水煎,2次分服。(《江西民间草药》)
④治急性黄疸型肝炎:矮地茶、阴行草、车前草各30克,白茅根15克。水煎服。(《安徽中草药》)
⑤治肾炎浮肿,尿血尿少:矮地茶、车前草、葎草、鬼针草各9克。水煎服。(《安徽中草药》)
⑥治白带:矮地茶30克,白扁豆、椿根白皮各12克,煎服。(《安徽中草药》)
相关中药材推荐

鸡矢藤 jī shǐ téng
祛风活血、止痛解毒、消食导滞、除湿消肿。属祛风湿药下属分类的祛风湿强筋骨药。

天竺黄 tiān zhú huáng
清热豁痰、凉心定惊。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属分类的清化热痰药。

朱砂根 zhū shā gēn
解毒消肿、活血止痛、祛风除湿。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龙葵 lóng kuí
清热解毒、利水消肿、凉血止血。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藿香 huò xiāng
快气、和中、辟秽、祛湿。属理气药。

苦玄参 kǔ xuán cān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何首乌 hé shǒu wū
解毒、消痈、润肠通便。属泻下药下分类的润下药。

西番莲 xī fān lián
祛风,除湿,活血,止痛。属活血化瘀药下属分类的活血止痛药。

银耳 yín ěr
润肺生津、滋阴养胃。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阴药。

苦瓜 kǔ guā
祛暑涤热,明目,解毒。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泻火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