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青

四季青的相关实物图片信息
药材名称
四季青
拼音拼读
sì jì qīng
药材别名
冬青叶、四季青叶、一口血
英文名称
purpleflower holly leaf
功效分类
清热解毒药
药用部分
冬青科植物冬青Ilex chinensis Sims的叶片。
动植物形态
常绿乔木,高达13米。叶椭圆形或披针形,稀卵形,长5~11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具圆齿,无毛,侧脉6~9对,叶柄长0.8~1厘米。复聚伞花序单生叶腋,花序梗长0.7~1.4厘米,二级轴长2~5毫米,花梗长2毫米,无毛,花淡紫或紫红色,4~5基数,花萼裂片宽三角形,花瓣卵形,雄蕊短于花瓣,退化子房圆锥状。果长球形,长1~1.2厘米,径6~8毫米,熟时红色,分核4~5,窄披针形,长0.9~1.1厘米,背面平滑,凹形,内果皮厚革质。花期4~6月,果期7~12月。
产地分布
生于海拔500~1000米山坡常绿阔叶林中或林缘,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及云南。
采收加工
秋、冬二季采收,晒干。
药材性状
呈椭圆形或狭长椭圆形,长6~12厘米,宽2~4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具疏浅锯齿。上表面棕褐色或灰绿色,有光泽;下表面色较浅;叶柄长0.5~1.8厘米。革质。气微清香,味苦、涩。
性味归经
性凉,味苦、涩。归肺经、大肠经、膀胱经。
功效作用
清热解毒,消肿祛瘀。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临床应用
用量15~60克;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水煎洗、涂。用治肺热咳嗽,咽喉肿痛,痢疾,胁痛,热淋;外治烧烫伤,皮肤溃疡。
药理研究
可用于治疗实验性烫伤;对心血管系统,能扩张冠脉血管、降低心肌耗氧量;具有抗菌、抗炎作用,轻度抑制小鼠实验性HF肉瘤作用。
化学成分
四季青叶中主要成分为冬青三萜甙A,亦即3β-O-(β-D-吡喃木糖基)泰国树脂酸和冬青三萜甙B甲酯亦即3β-O-(β-D-吡喃木糖基)坡模醇酸甲酯。 此外,还含原儿茶酸,原儿茶醛,熊果酸,鞣质,黄酮甙、糖类等成分。
使用禁忌
尚不明确。
配伍药方
①治感冒,扁桃体炎,急慢性支气管炎:四季青叶、三脉叶马兰各30克,制成煎液90毫升,每日3次分服。[《新医药资料》1972,(1):37]
②治乳腺炎:四季青叶60克,夏枯草、木芙蓉各45克,捣烂如泥敷患处,干后加水调湿再敷。(《全国中草药汇编》)
③治烫伤:四季青叶水煎浓缩成1:1药液。伤而清创后,用棉球蘸药液反复涂搽,如痂膜下有分泌物出现,可去痂后再行涂布,直至痊愈。(《浙江药用植物志》)
④治皮肤皲裂,瘢痕:四季青叶适量烧灰加凡士林、面粉各适量,调成软膏外涂,每日3~5次。(《青岛中草药手册》)
⑤治妇人阴肿:四季青叶、小麦、甘草各等分。煎水洗之。(《古今医统》冬青叶煎)
⑥治外伤出血:四季青叶(鲜)适量,嚼烂外敷。(《江西草药》)
相关中药材推荐

鸡矢藤 jī shǐ téng
祛风活血、止痛解毒、消食导滞、除湿消肿。属祛风湿药下属分类的祛风湿强筋骨药。

天竺黄 tiān zhú huáng
清热豁痰、凉心定惊。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属分类的清化热痰药。

朱砂根 zhū shā gēn
解毒消肿、活血止痛、祛风除湿。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龙葵 lóng kuí
清热解毒、利水消肿、凉血止血。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藿香 huò xiāng
快气、和中、辟秽、祛湿。属理气药。

苦玄参 kǔ xuán cān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何首乌 hé shǒu wū
解毒、消痈、润肠通便。属泻下药下分类的润下药。

西番莲 xī fān lián
祛风,除湿,活血,止痛。属活血化瘀药下属分类的活血止痛药。

银耳 yín ěr
润肺生津、滋阴养胃。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阴药。

苦瓜 kǔ guā
祛暑涤热,明目,解毒。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泻火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