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叶

人参叶的相关实物图片信息
药材名称
人参叶
拼音拼读
líng zhī
药材别名
参叶、人参苗
英文名称
folium ginseng
功效分类
补气药
药用部分
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的干燥叶。
动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30~70厘米。根肥大,肉质,纺锤形,末端多分歧,外皮淡黄色。叶为掌状复叶,具长柄;轮生叶的数目依生长年限而不同,一般1年生者1片三出复叶,2年生者l片五出复叶,3年生者2片五出复叶,以后每年递增1片复叶,最多可达6片复叶;小叶片披针形,下方2片小叶较小,边缘具绌锯齿。伞形花序单一顶生,每花序有10~80多朵花,集成圆球形;花小,花萼绿色;花瓣淡黄绿色;子房下位。果实为核果状浆果,扁球形。花期5~6月,果期6~9月。
产地分布
生于海拔数百米的阔叶林或针叶阔叶混交林下。野生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及河北等地,也有引种栽培。
采收加工
秋季采收,晾干或烘干。
药材性状
常扎成小把,呈束状或扇状,长12~35厘米。掌状复叶带有长柄,暗绿色,3~6枚轮生。小叶通常5枚,偶有7或9枚,呈卵形或倒卵形。基部的小叶长2~8厘米,宽1~4厘米;上部的小叶大小相近,长4~16厘米,宽2~7厘米。基部楔形,先端渐尖,边缘具细锯齿及刚毛,上表面叶脉生刚毛,下表面叶脉隆起。纸质,易碎。气清香,味微苦而甘。
性味归经
性寒,味苦、甘。归肺经、胃经。
功效作用
补气,益肺,祛暑,生津。属补虚药下分类的补气药。
临床应用
内服:煎汤,用量为3~10克。用于气虚咳嗽。暑热烦躁,津伤口渴,头目不清,四肢倦乏。
药理研究
能提高学习记忆力,增加脑内RNA的含量和全脑去甲肾上腺素的含量;能显著提高免疫功能;可使冠脉血流量明显增加,耗氧量减少,心肌收缩力明显增强,心率减慢,降低血压,改善心功能及心肌缺血作用;提高耐缺氧能力;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可明显抑制血瘀大鼠的血栓形成,降低其血细胞比容,增加血瘀动物红细胞流动性;影响体内脂质、蛋白质及水盐代谢;抗肿瘤作用;延缓衰老作用;具有抗疲劳作用,对高温、低温、烫伤和微波辐射的应激条件下的机体具有保护作用。尚具有抗炎、抑制病毒复制、使血清总蛋白含量及胎盘功能明显改善的作用。
化学成分
人参叶含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b2、人参皂苷Rc、人参皂苷Rd、人参皂苷Re、20(R)原人参二醇、三叶豆苷、1,2-二苯基乙烷、十三烷酸等成分。
使用禁忌
脾胃虚寒者慎服,不宜与藜芦、五灵脂同用。
配伍药方
1.清热解毒:人参叶10克,连翘15克,金银花15克。水煎服。(《本草纲目》)
2.补气养血:人参叶10克,当归10克,熟地黄12克。水煎服。(《本草纲目》)
3.润肺止咳:人参叶10克,百合12克,川贝母6克。水煎服。(《本草纲目》)
4.益肾固精:人参叶10克,枸杞子10克,淫羊藿10克。水煎服。(《本草纲目》)
相关中药材推荐

瓦松 wǎ sōng
凉血止血,解毒,敛疮。属清热药分类下的清热解毒药。

马兜铃 mǎ dōu líng
清肺降气、止咳平喘、清肠消痔。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属分类的止咳平喘药。

刺猬皮 cì wèi pí
降气、止痛、止血、涩精。属理气药。

紫石英 zǐ shí yīng
镇静安神、温肺、暖官。属安神药下属分类的重镇安神药。

青羊参 qīng yáng cān
祛风湿,强筋骨,健脾胃。属祛风湿药下属分类的祛风湿强筋骨药。

山楂叶 shān zhā yè
活血化瘀,理气通脉,化浊降脂。属活血化瘀药下属分类的活血止痛药。

了哥王 le gē wáng
清热解毒,散结逐瘀,利水杀虫。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海桐皮 hǎi tóng pí
祛风湿、通经络、止痛。属祛风湿药下分类的祛风湿强筋骨药。

暴马丁香 bào mǎ dīng xiāng
清肺祛痰、止咳、平喘、利水。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分类的清化热痰药。

佛甲草 fó jiǎ cǎo
清热解毒。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毒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