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石莲

苦石莲的相关实物图片信息
药材名称
苦石莲
拼音拼读
kǔ shí lián
药材别名
石莲子、土石莲子、青蛇子、老鸦枕头、猫儿核、广石莲子、苦石莲子、石花生、盐棒头果
英文名称
Caesalpinia minax Hance
功效分类
活血止痛药
药用部分
来源于豆科植物喙荚云实Caesalpinia minax Hance.的种子。
动植物形态
有刺藤本。全株被短柔毛。2回双数羽状复叶,羽片5~8对,托叶锥状;小叶12~24,近无柄,矩形或倒卵形。圆锥花序顶生,花序轴有刺,被柔毛;苞片大,椭圆形、倒披针形,两面有茸毛,花萼管阔倒卵形。花瓣5,红紫色,倒卵形,上面1枚花瓣较短;雄蕊10枚,不等长,花丝分离,下部密被柔毛,花药“丁”字形着生;子房密生细刺,花柱比雄蕊稍长,无毛。荚果椭圆状矩形,长8~14厘米,宽4.5~5厘米;密被棕色针状刺,先端圆形而有尖喙,内有种子7粒。花期3~4月,果期5~9月。
产地分布
生于山沟中空旷的溪旁、路边或灌木丛中。分布于云南、广西、四川等地。
采收加工
8~9月采成熟果实,取出种子,晒干。
药材性状
椭圆形或长圆形,两端钝圆,长1.2~2.2厘米,直径0.7~1.2厘米,外面黑褐色或暗棕色,光滑,有的具细密的环状横纹或横裂纹,基部有珠柄残基,旁有小圆形的合点。质坚硬,不易破开。种皮厚约1毫米,内表面灰黄色,平滑而有光泽;除去种皮,可见2片棕色肥厚的子叶,富油质,子叶中间有浅棕色的胚芽及胚根。气微,味极苦。
性味归经
性苦,味寒。归心经、脾经、肾经。
功效作用
散瘀、止痛、清热、去湿。属活血化瘀药下属分类的活血止痛药。
临床应用
用量6~9克,内服煎汤;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敷。用于治疗哕逆、痢疾、淋浊、尿血、跌打损伤。
药理研究
抗病毒作用:苦石莲中的caesalmin C等体外有抗Para3病毒活性。
化学成分
种子含呋喃二萜型内酯:caesalmic A、B。
使用禁忌
虚寒无火者忌用。
配伍药方
①治疮肿,毒蛇咬伤:苦石莲子适量研末,醋调敷患处。(《四川中药志》1979年版)
②治水肿实证:苦石莲子3克(研碎),玉米须30克,苡仁30克,接骨木花6克。水煎服。(《四川中药志》1979年版)
相关中药材推荐

瓦松 wǎ sōng
凉血止血,解毒,敛疮。属清热药分类下的清热解毒药。

马兜铃 mǎ dōu líng
清肺降气、止咳平喘、清肠消痔。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属分类的止咳平喘药。

刺猬皮 cì wèi pí
降气、止痛、止血、涩精。属理气药。

紫石英 zǐ shí yīng
镇静安神、温肺、暖官。属安神药下属分类的重镇安神药。

青羊参 qīng yáng cān
祛风湿,强筋骨,健脾胃。属祛风湿药下属分类的祛风湿强筋骨药。

山楂叶 shān zhā yè
活血化瘀,理气通脉,化浊降脂。属活血化瘀药下属分类的活血止痛药。

了哥王 le gē wáng
清热解毒,散结逐瘀,利水杀虫。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海桐皮 hǎi tóng pí
祛风湿、通经络、止痛。属祛风湿药下分类的祛风湿强筋骨药。

暴马丁香 bào mǎ dīng xiāng
清肺祛痰、止咳、平喘、利水。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分类的清化热痰药。

佛甲草 fó jiǎ cǎo
清热解毒。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毒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