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石榴叶

番石榴叶的相关实物图片信息
药材名称
番石榴叶
拼音拼读
fān shí liú yè
药材别名
鸡屎果叶、番稔叶
英文名称
guava leaf
功效分类
清热燥湿药
敛肺涩肠药
药用部分
桃金娘科植物番石榴Psidium guajava Linnaeus的嫩叶。
动植物形态
小乔木或大灌木。树皮片状脱落,褐色或略带红色;小枝方柱状,被柔毛。叶对生,有短柄,革质,椭圆形或长圆形,顶端短尖,基部圆或钝,两面被微柔毛或上面无毛;侧脉每边12~15条,上面凹陷。花白色,1~3朵腋生于总梗上,萼被微柔毛,花瓣长圆形或倒卵形;雄蕊多数,花丝纤细;柱头盘状。浆果球状或梨状,淡绿色,种子极多。
产地分布
生于旷野和村庄附近。广东、海南、广西等地有栽培。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收。摘取嫩叶,晒干。
药材性状
叶革质,长椭圆形或长圆形;先端钝或短尖,基部钝圆,多带1厘米长的短叶柄。叶面黄青色,叶背色稍浅,粗糙而被细柔毛;中脉和侧脉甚明显。气微,味涩。
性味归经
味甘、涩,性平。归大肠经。
功效作用
燥湿健脾、清热解毒、涩肠止泻、收敛止血。属清热药下属中的清热燥湿药。
临床应用
用量9~15克,煎服。用治水泻或伤食泄泻不止。外用治外伤出血、跌打扭伤,对泻痢腹痛、食积腹胀、齿龈肿痛、风湿痹痛、湿疹臁疮、疔疮肿毒有一定作用。
药理研究
番石榴叶提取黄酮苷对实验性四氧嘧啶性糖尿病大白鼠及正常大白鼠具降糖作用;甲醇提取物具抗炎、镇痛、解热作用,番石榴叶对小鼠中枢神经系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具局部止血的功效与作用;体外还具抗轮状病毒作用。此外,精油及其主要成分具抗伤害作用。临床用治糖尿病及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具一定的疗效。
化学成分
番石榴叶含桉油醇、槲皮素、番石榴苷、生长苷、番石榴酸、马斯里酸、番桃酸、熊果酸、齐墩果酸、山楂酸及黄酮类、三萜类等成分。番石榴叶的挥发油含量约为0.3%。
使用禁忌
大便秘结、泻痢积滞未清者忌服。
配伍药方
①治肠炎,痢疾: 番石榴鲜叶一至二两,煎服。(《云南中草药选》)
②治跌打损伤, 刀伤出血: 番石榴鲜叶捣烂外敷患处。(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
相关中药材推荐

瓦松 wǎ sōng
凉血止血,解毒,敛疮。属清热药分类下的清热解毒药。

马兜铃 mǎ dōu líng
清肺降气、止咳平喘、清肠消痔。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属分类的止咳平喘药。

刺猬皮 cì wèi pí
降气、止痛、止血、涩精。属理气药。

紫石英 zǐ shí yīng
镇静安神、温肺、暖官。属安神药下属分类的重镇安神药。

青羊参 qīng yáng cān
祛风湿,强筋骨,健脾胃。属祛风湿药下属分类的祛风湿强筋骨药。

山楂叶 shān zhā yè
活血化瘀,理气通脉,化浊降脂。属活血化瘀药下属分类的活血止痛药。

了哥王 le gē wáng
清热解毒,散结逐瘀,利水杀虫。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海桐皮 hǎi tóng pí
祛风湿、通经络、止痛。属祛风湿药下分类的祛风湿强筋骨药。

暴马丁香 bào mǎ dīng xiāng
清肺祛痰、止咳、平喘、利水。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分类的清化热痰药。

佛甲草 fó jiǎ cǎo
清热解毒。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毒药。